自贸七年成果,西安“春色满园”

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陕西自贸试验区迎来发展的七周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后称“西安区域”)作为发展中心区域,创新成果颇丰,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已成长为拉动西安对外开放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区域发展不断贡献新质力量。

发展“排头兵”

七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推动127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面落地,累计形成686项创新案例,其中39项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肯定。从制度创新到产业升级,从对外开放到内生增长,西安区域持续推动改革创新,探寻着自己的发展之路。现如今,西安区域已成为陕西自贸试验区的重要承载区,是西安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亦是企业投资发展“热土”。分区域来看,高新功能区受益于技术驱动,积极推动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型,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技术验证和转化等方式,助推产业化技术“走出去”,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12%。浐灞国际港将跨境电商作为优势产业,截至目前,浐灞国际港跨境电商企业达到320家,跨境电商专列开行超过500列,近3年跨境电商交易额累计突破102亿元,西安占比超60%;正加快建设丝路电商中心,引入6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跨境电商企业入驻,与菜鸟集团合作,打造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非空业务总部。经开功能区是外贸大头,7年新增市场主体5000余家,其中企业超3000家,“五上企业”126家,以约占全区3.5%的面积,贡献了约70%的外贸进出口额、12.3%的规上工业总产值、16.5%的外资企业。沣东新城功能区500强聚集地,累计新增注册企业22044家,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6家,行业龙头企业50余家,投资规模稳步提升;先后引入同力重工、青松光电、华山国际、软通动力等一批外贸重点企业。空港新城功能区市场主体更由2017年的459家进阶到2024年的93617家。

营商赋能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区域的快速崛起离不开持续向优的营商环境。多项政策力推,各项试验创新举措得以复制推广,是吸引企业投资发展的重要因素。举例来看,西安区域聚焦企业资金难题,探索形成“科创企业票据融资新模式”“‘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等4项国家级制度创新成果;企业申报流程上,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加工贸易云报核系统,为加工贸易企业在账册核销过程中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压缩通关时间50%以上。同时,西安区域主动对标国际经贸规则,设置“潮汐窗口”,建立“企业宁静日”制度,设立西北地区首个省级RCEP企业服务中心和全省首个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不断提升服务开放型经济的营商环境建设水平。截至今年2月,西安区域新增经营主体214833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015家、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151家。

七年时间,既是成果丰收时,亦是出发新起点。

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上明确指出要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增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辐射能级,陆港站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万标箱。要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吸引外商投资,鼓励企业和产品“出海”,打造外贸新增长点,提升跨境电商新能级,推动实际使用外资、实际使用内资提升。今年年初,《推进自贸试验区和秦创原联动发展的若干举措》的发布,推动西安区域与秦创原平台的双向赋能。当前,陕西自贸西安区域已成为西安对外开放发展高地,伴随着政策红利、制度创新,西安将通过此窗口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充分释放自贸“西”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