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第279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B类

签发人:黄瑜晖

尊敬的刘晓娟女士: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几点建议非常中肯,对我们提升招商引资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截至2020年底,已有242家世界500强企业、268家中国企业500强、220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落户我市,西安正成为国内外500强企业新的聚集地。2020年,全市实际引进内资3748.1亿元,同比增长8.86%,实际利用外资76.77亿美元,同比增长8.78%,被省商务厅评为招商引资工作和稳外资工作先进单位。今年一季度,全市实际引进内资1261.79亿元,同比增长38.41%,完成全年任务的30.06%,超时序进度5.06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40.3%;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4.12亿美元,同比增长12.91%,完成全年利用外资任务的28.04%,超时序进度3.04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87.96%。

当前,全市招商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融入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主旋律,聚焦十项重点工作,围绕“6+5+6+1”现代产业体系和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以产业链精准招商为重点,紧盯龙头企业招大引强,进一步扩总量、优增量、激存量、提质量。为此,我们开展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科学统筹,提升发展高度。严格按照《西安市现代产业布展规划》,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属性相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做大做强”的原则,加大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力度,加快形成“定位明确、产业明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态势,在空间上逐步形成“一核三带一通道多板块”的产业空间布局。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未来三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及路径,健全以规划、项目、政策、要素、队伍“五个统筹”为重点的“一盘棋”招商格局。

二、创新招商方式,聚焦多渠道招商。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注重招商引资实效。坚持走以商引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等,做到招真商、引实资。提升传统招商,拓展会议、驻点、活动等传统招商方式,用好进博会、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等推介平台,开展知名展会专场推介活动,加强城市品牌营销;坚持以商引商,以企业引企业,鼓励重点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引进相关企业;加强专业招商,委托专业机构招商,与涉外部门、国内外知名投资(咨询)机构、行业商(协)会、产业联盟、研究单位、智库、园区运营商、孵化器及其他社会组织等专业机构建立招商合作关系,跟踪了解行业前沿动态;落实产业招商,围绕“6+5+6+1”现代产业体系,实行一个重点产业建立一个工作专班、一个行动计划、一套扶持政策、一批承接平台、一系列招商渠道的“1+5”产业招商机制。

三、加强项目评审,做好项目发布。印发《关于开展西安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评审工作的通知》等,优化完善招商引资项目评审机制,积极邀请专业团队第三方、科技团队、政府团队,加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评估分析。在5月12日举行的2021年西安市产业投资合作年会上,我们发布《西安投资机会清单》,共含379条投资机会信息,其中产业项目投资机会清单210条,载体平台清单162条,招才引智清单7条,机会清单和相关政策已经在“长安行”招商云平台上发布。

四、建立问题台帐,化解项目落地堵点。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存在问题解决服务工作的函》,会同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富阎产业合作园区,以及与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相关的市级部门,制定出台全面细致的招商引资项目存在问题解决服务方案,并据此进一步主动服务,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破解存在的难题,加快项目进程。

五、建立促进项目履约机制,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印发了《西安市重大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开工注册率资金到位率竣工投产率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将签约合同项目“三率”完成情况纳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严格执行产业规划,严格落实合同约定。

六、建立月度推进会制度,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坚持每月召开全市招商引资重点在谈项目月度工作推进会,各区县、开发区积极建立重大项目包抓推进机制,专题研究重点招商项目对接洽谈和推进落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招商引资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达产。印发《加强全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十项措施》等,为招商引资项目的联系、督导、协调洽谈、推进等工作,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各区县、开发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建立跟踪台账,明确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在项目立项、土地审批、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暖心服务。在全省省际内资项目第三方评估检查中,我市平均到位资金达成率99.91%,名列全省第一,远远超过第二名。

七、优化营商环境,做好亲商助企工作。2020年,按照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部署,全市招商系统第一时间成立复工复产助企专班,对1038家外商投资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进行跟踪,协调三星、美光等87家产业链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并向全市37家世界500强企业捐赠了防疫物资,助力我市疫情防控和经济建设取得双胜利。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重点工作”具体要求,坚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放管服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进一步营造亲商、富商的政策环境;打造精细化、专业化产业政策体系,实现政策兑现一站式全流程闭环管理,缩短政策兑现周期。目前有86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500多个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进一步强化统筹联动。招商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前期准备、中期洽谈、后期服务,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以项目建设看发展论英雄”的理念,市、区两级发挥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和招商引资工作联席会议的统筹协调职能,强化招商项目管理,把握市场前沿、明晰区域定位,提高项目的匹配度和回报率。注重协同合作。按照“管行业就要管招商、管产业就要管招商”的原则,调动市、区两级各部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推动市区联动、部门协同、资源共享,着力构建市级统筹、部门参与、区县开发区主招的三位一体上下联动的全市“一盘棋”招商格局。坚持领导带头。各区县开发区要对招商项目落地全过程跟进、全周期服务,完善“一把手”带头招商和牵头促进机制,做到重大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洽,对重大项目全程服务,重点协调涉及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整合问题。

(二)进一步创新招商平台。经济进入新常态,招商也步入新赛道,必须拓宽视野,创新招商思维、方式和渠道,不断打开招商工作新局面。要提升传统招商。市区联动高频次、精准聚焦区域特点,开展产业特色鲜明的专业投洽活动,做到“每周有对接、每月有推介、每季有签约”。要创新云上招商。优化升级“长安行”招商云平台,进一步提升数据规模,无壁垒整合政策信息、全流程贯通资源数据,打通政策发布、兑现的渠道,全方位开展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要加强委托招商。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特殊作用,与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行业商(协)会、产业联盟、智库、园区运营商、孵化器及其他社会组织等专业机构建立招商合作关系,跟踪了解行业前沿动态,推动优势资源精准有效对接。要聚焦外资招商。要紧盯欧盟、港澳台、日韩、新加坡等发达经济体,以及我市传统的外资来源地,与其领事馆、中国区总部开展线上线下投促活动,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加大引资力度,争取吸引一批高能级外资项目落地。

(三)进一步强化产业精准招商。今天招来的商、引来的资就是明天的新产业、新动能。必须坚持产业为基、谋定后动,围绕构建“6+5+6+1”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目标定位,以主导产业引领、核心企业带动、本地企业配套、产业生态支撑为方向,不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推动“大面撒网”向“精准用力”“靶向招商”转变。全市各类产业园区,坚持“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产业集群、服务集中”发展方向,强化平台载体的组织、引导、承接功能,为招商引资提供支撑。坚持以产业布局定招商方向、以主导产业定招商项目,打造企业发展主平台、特色产业发展集聚地、全市主导产业配套区。

(四)进一步优化服务保障考核。招商引资工作涉及面广,不能靠招商部门一家单打独斗,要强化“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观念。做好政策保障。聚焦全市各重点产业布局,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各自分管产业领域,研究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各区县、开发区围绕区域资源禀赋和各自主导产业制定精准化、个性化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找准招商方向。结合发展定位和特色优势、产业基础、空间布局,设定产业与项目的准入门槛和标准要求,制定产业发展图、招商引资项目导航图、项目落地规划图,实施挂图作战,主动上门宣传、洽谈、服务,确保“找得准、走得进、谈得拢、签得下”。优化服务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招商引资“十项服务机制”,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的理念融入招商引资全链条,积极回应、贴心服务招商对象所需所求。严格兑现招商承诺,保障投资方合法权益,做到诚信招商、诚信待商、诚信留商。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也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统筹,努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共同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西安市投资合作局

2021年5月18日

(联系人:张晓强 电话:8678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