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关于缩短我市项目签约、开工、投产周期的建议

提案

会议:西安市政协第十四届二次会议

提案单位:市农工党

提案内容: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成立了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和24个专门招商分局,以及6家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优化行政审批运行机制,调动各方资源吸引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西安,吉利、开沃、华侨城、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户,招商引资取得了突破性新进展。全年施工项目数量达到5137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3210亿元,较上年净增971亿元。但由于多种原因,全市招商项目仍存在行政审批周期较长、已签约项目无法开工投产等情况,其中用地项目尤为突出。根据国务院大督查结果,我市的投资项目从取得土地到开工建设需要192天,在中西部18个省份的省会城市中排名末位。究其原因:

(一)土地是制约项目推进的最大因素。全市总体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缺口较大,土地征用、拆迁难度大、成本高,土地供应的要素完备度较低,文勘、地勘滞后,配套管网建设不到位,净地保障难。受“禁土令”限制,项目动土施工期实际只有6个月,不仅严重影响项目进度,也大大增加了建设成本。加之部分企业不能如期交纳土地出让金和契税,导致项目开工日期滞后。

(二)建设资金短缺影响项目进展。2015年签约项目仍有1436亿元资金尚未到位,用地项目签约投资总额大,受土地、规划、企业投资等众多因素影响,资金到位率较低。一方面是建设单位或财政部门融资意识不强、能力欠缺、模式单一,另一方面也说明招来的项目不大不优,项目建设单位实力不强。

(三)投资项目审批周期较长。关键部门的核心审批业务未进政务大厅,项目审批资料无法共享,并联审批机制无法实现闭环运行,难以实现集成服务。审批标准化程度低,尚未建立标准化的审批细则,不同区域、人员要求不一。审批人员对政策理解把握不一,多头多环节审批,部门之间协同不畅,创新不足。

(四)体制机制问题依然突出。重大招商项目建设协调推进领导机构缺失,“绿色通道”未能体现优势。推进“放管服”改革中,审批权限下放缺少协同性,不够细致精准,下放的业务“接不住”。招商任务考评压力大,片面追求签约率,考核指标导向不精准。项目前期沟通不充分,导致签约率高、落地少。容错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干部担心追责,不敢担当。开发区较多,有的管委会出现“衙门化”倾向。

(五)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我市“多规合一”进程缓慢,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电、水、气、路建设周期长,特别是一些在建项目涉及高压电线迁改、地铁等问题,协调难度大,影响工程进展。项目建设中强包工程、强买强卖、阻工闹事等现象还时有发生。“最多跑一次”承诺大都集中在便民服务事项,建设审批类的关键审批事项还有待纳入其中。

 建议:

 1.克服一切困难,突破土地瓶颈。①推进“多规合一”改革步伐,做好土地利用总规和城市总规的修编调整以及各类详规、控规的衔接,夯实长远用地基础。②推进“四改两拆”攻坚行动,深入开展闲散土地整治行动,对已征未用、已圈未用土地全面清理,同时通过折抵置换,拓展用地空间。③依法建立完善拆迁联动工作机制,推行先安置后动迁政策,破解房屋拆迁难题。④吃透中省土地政策,抓紧谋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争取列入国家和全省计划盘子。⑤实行标准地供给政策,土地招拍挂前,做好文物勘探和地质勘探,达到“七通一平”适时开工标准。

 2.创新审批模式,再造审批流程。借鉴浙江、海南、成都等地经验,以成立审批局的7个区为试点,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权责清单为主线再造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①深化工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工业项目改革,推行审批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未列入清单的不再审批。②借鉴浙江金华等地经验,在经开区开展工业项目“审批承诺制”改革试点,健全事中事后监管。③重构新建项目审批流程。文勘发掘前置于土地筹备阶段,土地出让前完成园区区域评估。规范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管理,技术审查与规划审批分离。调整规划许可前置条件,环评、能审调整到施工许可前。④广泛推进并联审批,谁立项谁审,采取“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并联审查、一次审批”,推行“联合评估、多评合一、多图合一、联合验收”服务模式。⑤出台标准化审查工作细则,加强集中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服务外包,推行重大项目全程帮办制和代办制度,并将代办工作前置到签约环节,有效提高审批效率。

3.深化改革步伐,创新体制机制。①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指导,健全“统一领导、并联实施、条块结合、权责明晰”的工作协调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②整合发改委、国土、城建、环保、林业等部门的规划职能,加快成立西安市规划委员会。③在符合条件的开发区、自贸区和区县,逐步设立行政审批局,摒弃部门利益,形成工作合力。④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开发区和园区错位发展,合理确定签约率,定向发力,精准招商,避免无序竞争、同质化发展。

 4.打破惯性思维,破解发展难题。①招大引强招商项目。在市级层面设立项目策划包装处,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开展重大项目的策划、包装和推介,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换位思考破解发展难题,提升签约项目履约率。②统筹协调,使建设项目春季开工动土,冬季“限土期”前进入地上施工阶段。同时,主动争取中省环保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对土方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在措施到位、不影响“治污减霾”的前提下,对评估合格的建设项目允许土方施工和渣土清运,以监管部门的汗水赢得推进建设。③广开思路、多措并举,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5.狠抓工作落实,优化营商环境。①用好用活西安全面建设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先行先试政策,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办理环节和时间。②加快西安投资服务和行政审批服务大平台建设,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变“审批”为“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大数据共享,把“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落实、夯实。③持续推动“行政效能革命”,重大项目专人跟踪、专人协调,提供“保姆式”跟进服务。④建立水、电、气、供热等部门协同协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⑤强化督查考核。制定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现场督促。对存在吃拿卡要现象,破坏、影响项目签约、开工建设的,依法从严查处。


回复

尊敬的市农工党

贵党派提出的“关于缩短我市项目签约、开工、投产周期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贵党派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中对我市招商项目签约、落地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精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建议,对完善我市招商引资机制,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促进招商项目落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过认真研究,现结合市投资委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职能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以上率下、亲力亲为,“五资”(央资、内资、外资、民资、融资)并举抓招商。2017年引进项目847个,签约项目总投资额2.35万亿元,全市实际引进内资2186亿元,同比增长34.11%,完成省考目标任务的122%;实际利用外资5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1%,完成省考目标任务的106.12%,占全省比例90.03%。总体来说,我市招商引资可以概括为“三新三大”。

(一)新理念引领。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确立了“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的发展目标,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把西安建成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最近西安又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些都使得企业对我市的预期不断增加。同时,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紧盯外资、内资、民资、央资、融资“五资”抓招商,强调五星级服务员和“店小二”理念。这些新理念为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开创了全新的局面。

(二)新体制运作。2017年4月,我市从全市各部门抽调100名优秀干部,成立24个专业招商机构,组建招商“特种部队”,充分调动了职能部门和驻外办事处招商工作积极性。7月份又正式设立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统筹全市招商工作,先后出台了《西安市招商引资“五资”工作考核办法》《西安市重大招商签约项目“三率”考核管理办法》《西安市招商引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考核管理制度,由此开启了“大招商”模式。

(三)新举措服务。强力推进“三大革命”“四治一增”等活动,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服务理念,实施招商引资十项服务机制和精准招商“十个一”方案,发布《西安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黄金十条”》,制定出台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1+12+18系列政策措施,将每年9月8日定为西安企业家活动日,定期召开企业家圆桌会议,聘任30名全国各地知名企业家为市政府经济顾问、聘任73名各界人士为西安市招商大使,不断营造高水平的招商环境。2017年西安市被环球网评为“2017最受国际关注中国投资城市”。

(四)大招商模式。西安各级领导亲力亲为、以上率下、群策群力、凝心聚力抓招商,西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招商活动152次,会见企业742家,会见客商3120人次。市委主要领导关于招商引资的批示更是多达上百件。其他市级领导把招商引资列入首要日程,以上率下、亲自上阵、带头招商,市级领导带队赴国内外宣传推介及参加各类招商活动200余次。

(五)大活动承载。着眼“国家战略、科创资源、地理区位、产业发展、文化旅游资源、营商环境”六大优势,在圆满完成2017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暨西洽会活动的同时,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西商大会、全球硬科技大会、首届科技人才峰会、全球程序员节等一大批高规格的活动,柳传志、马云、董明珠等知名企业家以及大批国际政要、诺贝尔奖获得者纷纷莅临西安,对西安2017年以来的变化给予高度评价。

(六)大项目落户。华润代建“三中心”项目、三星二期项目、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阿里巴巴1+5项目、京东全球物流总部项目、华侨城1+7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先后落户西安。2017年,共签约项目847个,总投资2.35万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中涉及世界500强企业44家;在我市总投资额过30亿元以上项目122个,投资额过50亿元以上项目76个,投资额过100亿元以上项目40个。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进驻西安,标志着我市产业竞争力站上新高度。2017年,通过丝博会、首届西商大会、全球硬科技大会等活动和平台,全市共签约项目847个,总投资23455.26亿元人民币,其中涉及世界500强企业44家、80个项目;在我市总投资额过30亿元以上项目122个,投资额过50亿元以上项目76个,投资额过100亿元以上项目40个,特别是阿里巴巴、京东、吉利汽车、亚马逊、华润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进驻西安。

2018年以来,市投资委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围绕全市“招商项目落地”工作部署,进一步创新方式,强化措施,搭建平台,不断巩固和提升招商引资成效。通过苏沪浙、“百万校友回归”等多场招商活动,不断加强高新技术等优势产业和富阎板块等重点区域招商推介,积极实施产业链招商、叩门招商,截至一季度,全市共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843次,签约项目111个,总投资1078亿元,其中“红星城市综合体”等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腾讯双创小镇”等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8个。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客观分析,在招商引资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方式、招商项目落地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结合我委将发挥部门职能,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以问题的破解带动工作的提升。

(一)认真落实“招商项目落地年”各项工作工作部署,全力提升项目竣工投产率。举办全市招商项目落地情况讲评会、全市重大项目促落地擂台赛、项目落地年现场推进会和项目落地冲刺攻坚观摩赛,在全市营造“你追我赶、争先进位、互学互比”的浓厚氛围。

(二)积极搭建招商平台,切实提高招商项目签约率。紧盯2018年丝博会、西商大会、硬科技大会等重点招商活动,提前策划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好项目。

(三)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切实促进招商项目落地。加强“五资”(央资、内资、外资、民资、融资)和“三率”(“丝博会”开工注册率、资金到位率、竣工投产率)考核,认真落实月度考核、季度点评、年度综合考核制度,通过积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倒逼相关单位和区县夯实责任、抓好落实。

(四)优化服务保障,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着力打造招商铁军,提升招商队伍干部专业素养和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招商工作水平和能力;不断完善《西安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和管理推进办法》,落实项目跟踪服务“十项机制”,做到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积极协调相关市级部门,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共同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诚信最优”的一流营商环境。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所提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很好地加以运用和落实,欢迎你们以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市的招商引资工作。


 

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

2018年5月4日